有摊主冒充鸡排哥“父亲和岳父”?本人回应

长假期间,有摊“鸡排哥”再次成了顶流,主冒多个相关话题占据热搜。充鸡
鸡排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鸡排哥”表示,国庆期间,父亲父本他的和岳摊位营业时间将从原来的下午3点,提前到下午2点,有摊“你为我千里奔赴,主冒我为你美味等待。充鸡”
有网民称,排哥“鸡排哥”明显很疲惫,父亲父本感觉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和岳10月2日,有摊附近商户人员告诉记者,主冒在“鸡排哥”摊位排队的充鸡人基本要等两三个小时。
“鸡排哥”为游客加班加点
景德镇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国庆期间“鸡排哥”为了游客加班加点,当地经常建议他多注意休息。该人员称,当地已协调相关人员在摊位维持秩序,“鸡排哥”是否开门店需要进一步考虑。
“鸡排哥”回应有摊主冒充自己父亲
10月2日,“鸡排哥”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视频称:“昨天我穿这件衣服去工作的,这是我们的服装,现在听说有些平台出现仿版,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鸡排哥”展示T恤
此外,“鸡排哥”还提到,“我听到有极个别摊主说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跟我的岳父其实已经去世蛮多年了,希望不要去冒犯老人家,谢谢大家。”
“鸡排哥”骑着三轮车到达现场
“鸡排哥”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鸡排哥”晒检验报告回应用油质疑
“鸡排哥”走红后,有顾客发现,“鸡排哥”使用的是某品牌非转基因大豆油。他坦言:“你们家里炒菜用什么级别的油,我用的油也会达到同样的标准。”对此,有网友质疑“大豆油不适合高温反复油炸”。
10月2日,南方都市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鸡排哥”李俊永营业前先晒出了一份检验报告,承诺保证食品安全。
“你们吃到的每一份产品都是合格、达标的,我也有健康证。”“鸡排哥”李俊永说道。这份检验报告显示,样品名称为煎炸过程用油,委托单位为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鸡排哥”李俊永晒出检验报告
10月1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反复高温煎炸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容易发生变化,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苯并芘、丙烯酰胺及杂环胺等有害物质。同时,大豆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营养成分也会在高温下被破坏,导致营养价值下降。
金晖表示,偶尔食用这类油炸食品并无大碍,但她建议专业从事油炸食品制作的商家可选用椰子油、猪油、精炼花生油或精炼菜籽油等更适合高温烹炸的油类。
“鸡排哥”摊位火爆
面对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其妻子“鸡排嫂”介绍,他们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准备,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甚至两三点才休息。“以前也没那么早睡,要忙到晚上12点。”尽管如此供不应求,“鸡排家族”还是坚持品质,每天出摊前都在家里把当天的鸡肉备好,拒绝“预制”。
鸡排哥炸鸡排时烫伤留疤的手
有人在“鸡排哥”那里感受到的是“现做现炒”的“锅气”;也有人欣赏的是他金句频出的幽默感;还有人佩服他的为人,鸡排九年不涨价,学生便宜一元。可以说,鸡排常见,但以幽默、温情和信任为“佐料”的鸡排却十分稀缺。
红星新闻评论称,流量可以靠包装制造,但持久的吸引力只能靠信任来积累。“鸡排哥”的“锁香秘籍”,不在油锅里的美拉德反应,而在他坚持“同质同价”的真诚态度,守住这一点,鸡排就不会“变味儿”。真诚生出信任,信任滋养口碑,口碑汇聚人心,这样的流量才有生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红星新闻、南方都市报、极目新闻、红星评论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相关文章
- 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乡镇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强雷暴、6-8级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泉州市气象台2019年05月15日12时2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乡镇有雷电活动2025-10-11
- 雷速体育10月10日讯 根据西班牙媒体《吉普斯夸新闻报》的报道,皇家社会曾经劝说受到脚踝伤势影响的久保建英不要前往日本国家队出战10月的国家队比赛日,但最终没有成功。该媒体写道:“久保建英左脚踝的疼痛2025-10-11
- 英媒:帕尔默将休战到11月英超 10-09 14:42据BBC等多家英媒消息,切尔西攻击中场帕尔默预计需要休战到今年11月才能复出。9月20日,帕尔默在对垒曼联的比赛中感觉内收肌不适,仅出场21分钟就2025-10-11
- 当地时间10日,印尼地震机构报告称,菲律宾发生7.6级地震。总台记者 黄铮铮)相关报道: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菲律宾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界面新闻)10月102025-10-11
- 近日,2019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回顾40天的历程,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微电子与纳微电子学等12个院系的18名博士生,分赴丰泽、洛江、南安、安溪、永春5个县市、2025-10-11
- 东南网12月8日讯通讯员 庄小芳 本网记者 谢玉妹)2019闽南文化暨闽台科举学术研讨会于12月7-9日在泉州举行。来自两岸高校和学术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本次研讨会将闽南文化与科举制度合并2025-10-11
最新评论